近日,為進一步加強學校應急救護工作,提升校園應對突發衛生健康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增強師生自救與互救的意識,提高應急救護及AED操作能力,守護師生生命健康安全,北京金融科技學院(原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后勤保衛處聯合宋莊衛生院在明德樓M2-301開展AED設備的使用方法培訓,包括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心臟復蘇方法的基本技巧。并定期開展急救技能培訓活動,讓師生們了解AED的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為構建平安校園貢獻力量。
現場教授
師生體驗
校內,后勤也在知行樓門口和2號公寓樓門口安裝有AED設備,為師生們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設備安裝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提高師生的急救意識和技能。
下面請和我們一起了解救命神器——AED。
什么是AED?
AED是英文單詞: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縮寫,意思是自動體外除顫儀。它是一種智能的,便攜的,可供非專業醫務人員普通人使用的III類醫療器械,用于搶救因室顫、無脈性室速導致的心臟驟停。它對人體的特定區域放電,使心臟恢復正常的心跳節律。
那么什么是除顫儀呢?我們在電視中看到的醫生在搶救病人時手里拿著像電熨斗一樣的東西,那個就是除顫儀。只不過那種除顫儀叫手動除顫器(或者除顫監護儀),它是由專業醫生使用的。而AED是自動除顫儀,它可以由經過培訓的普通人使用,被廣泛應用于醫院以外的公共場所,比如地鐵站、機場、學校、商城、電影院、體育場館等。
為什么要普及AED?
心臟病一直是全球第一大致死病因,心臟驟停又是其中重要的一種致死病因。心臟驟停往往無法預知,患者在死亡之前看起來與正常人無異,正因為如此,絕大部分心臟驟停都發生于醫院之外。
當發生心臟驟停時,患者的心臟無法正常工作,患者將失去血液循環,大腦將無法得到供血和供氧從而使腦細胞會出現不可逆的死亡,大約10分鐘左右患者的室顫會消失,心臟會停止搏動,腦細胞也會死亡殆盡。不及時采取救治措施,患者的生命將終止。
每晚除顫一分鐘,患者的生存率會下降7%-10%,所以能否在患者倒地后的前幾分鐘讓其得到有效救治是決定患者能否生存的關鍵。因此,一直有所謂“黃金四分鐘”的說法。
10分鐘的搶救窗口期,等救護車是來不及的。所以,遇到心臟驟停的病人,想挽救其生命,在救護車到來之前,必須經旁觀者第一時間實施高質量的心肺復蘇和AED快速除顫才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高質量的心肺復蘇可以通過人工按壓的形式維持低效率的血液循環,除顫可以讓心臟重新啟動正常的節律。所以,除顫是整個施救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AED如何使用?
AED使用簡單明了,開機之后,遵照語音和動畫指導操作即可。
1、開機(因為AED品牌不同,有些AED開機需要按開關鍵,有些AED打開蓋子自動開機)。
2、開機之后,AED會自動進入語音提示,如解開病人衣服。按視頻提示取出除顫電極片包裝袋,并撕開包裝袋取出電極片。
3、撕下電極片塑料襯底,將電極片粘貼至指定區域(視頻及電極片上均有提示粘貼位置)
4、AED自動進入心律分析(AED會通過采集到的心電圖智能分析其是否為可除顫心律),分析之后,AED會自動提示“建議電擊”或者“不建議電擊”。
5、如提示建議電擊,AED會自動充電,并在充電后閃爍放電按鈕,請在提示周圍人群“不要接觸病人”后,盡快按下放電鍵。按AED提示繼續做心肺復蘇,同時觀察患者反應。
6、如提示不建議電擊,AED不會充電,請按照AED提示繼續做心肺復蘇,同時觀察患者反應。
本期來源 |后勤保衛處
編校 監制 |宣傳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