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經過北京金融科技學院沐心國際公益學院組織開展的校內評選推薦,學校青年志愿者協會、“來自星星的孩子”志愿服務隊、金融學院會計222班王一涵分別代表公益團隊、公益項目和公益個人參加了2023-2024年度立達公益教育與實踐聯盟“公益之星”評選活動,角逐聯盟“公益大使”、“卓越公益團體”、“金牌公益項目”的最終獎項。
2023-2024年度“公益之星”評選活動由立達公益教育與實踐聯盟各高校成員單位聯合舉辦,評審單位包括聯合國人口基金、中國鄉村發展志愿服務促進會、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公益委員會等。活動旨在激勵更多師生積極參與公益實踐,打造開發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生公益實踐活動,將育人與公益利他基因融入人才培養體系,為學生成長和社會和諧發展匯聚力量。
評選現場,青年志愿者協會志愿者安珊珊、“來自星星的孩子”志愿服務隊發起人郭藝軒、“公益大使”參選者王一涵準備好匯報設備和材料,通過線上視頻匯報、評委專家提問等環節展示了北京金融科技學院公益事業的蓬勃發展狀態,凸顯了北金科志愿者自信昂揚的精神面貌,贏得了評委的一致好評。
“公益大使”參選者王一涵是2023年北京市五星級志愿者,有著豐富的志愿活動經驗。她曾參與沐心國際公益學院英國倫敦敬老院志愿服務、甘肅省積石山縣康吊村地震志愿服務、北京市房山區蒲洼鄉議合村水災志愿服務等不同形式的公益活動,總志愿時長達1866小時,并榮獲甘肅省積石山縣康吊村地震“榮譽村民”、北京市房山區蒲洼鄉議合村水災“榮譽村民”等稱號,多次被評委學校“志愿服務之星”。在此次“公益之星”評選活動中,她以清晰的口語表達、真摯的情感體會向評委專家講述了自己參與志愿服務的故事,贏得了專家評委的肯定和贊譽。
學校青年志愿者協會志愿者安珊珊代表青年志愿者協會參與了“卓越公益團體”的評選匯報。她講到,青年志愿者協會秉持“志在奉獻,愿者心甘”的核心理念,旨在強化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實踐能力,進而推動校園與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與青年志愿者活動的有序開展。
同時,她向評委專家介紹了青年志愿者協會精心策劃實施的多個志愿服務項目,從辛店村助孤助殘到“五一”三大建筑交通指引,從留學英才招聘會志愿指引服務到中超聯賽、臺湖音樂節、通州馬拉松等賽事活動志愿服務,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會有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其中,已持續進行六年的品牌公益活動——“綠夢公益行動”以關愛特殊兒童為宗旨,自2018年以來,每周前往北京妙語語言矯正康復技術中心照顧特殊兒童,為他們的學習成長提供生活資金、心靈陪伴和康復訓練等多方面的支持。在校內,青年志愿者協會聚焦垃圾分類宣傳、控煙倡議、學生體檢等志愿服務,致力于為師生營造一個綠色健康、溫馨舒適的校園環境。她詳實清晰的匯報得到了評委專家的一致認可,展示了學校青年志愿者協會優秀的精神風貌和青年志愿者協會志愿者樂于助人、熱情奉獻的卓越品質。
“來自星星的孩子”志愿服務隊發起人郭藝軒從志愿服務隊的倡議、成立到落地實踐,向評審專家詳細講述了他們的初心使命和未來項目發展規劃。
“來自星星的孩子”志愿服務隊以助力自閉癥兒童的健康成長為目標,由郭藝軒發起組隊,指導老師王彥穎參與策劃建設。今年8月,志愿服務隊前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為當地自閉癥兒童開展線下進行一對一的幫扶與陪伴。講到志愿服務隊發起的初衷,郭藝軒表示,曾經的一次志愿服務經歷,讓他們關注到社會自閉癥兒童這個特殊的群體。“我們在假期社會實踐的契機下,以奉獻互助的方式,去線下特教學校關注每一個來‘自星星的孩子’的健康發展,因為我希望讓更多人看到世界還有這樣一種不同的美。相信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這群孩子們在未來的某一天,一定可以立足于社會,一定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那顆星星。”郭藝軒真誠的話語不僅打動了評審專家,還得到了專家們關于“如何開展自閉癥兒童關愛行動”的更多專業建議。
2023-2024年度“公益之星”評選匯報情況總結
參與2023-2024年度立達公益教育與實踐聯盟“公益之星”評選活動,讓北京金融科技學院的志愿團隊和志愿者們通過與專家學者的思辨研討打開了公益服務的更多新思路,拓展了青年志愿者的眼界和見識,為學校沐心國際公益學院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強力的支持。此次“公益之星”評選活動不僅是對優秀公益者的表彰,更是對公益精神的弘揚。
目前,評選正在匯總統計中,評審結果即將揭曉。通過此次“公益之星”評選活動,更多的人受到了鼓舞,希望未來有更多人加入到公益的行列中來,共同為構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