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給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的大學生回信精神,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我校于5月19日下午,以線上形式組織召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主題分享會,特邀國賽金獎指導老師周秋紅與大家一同分享她作為“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指導老師的大賽經驗。嘉華學院各個團隊指導老師、學工系統全體人員參會,分享會由學工處處長馬浩輝主持。

馬浩輝老師向大家了分享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基本情況,該項賽事已經成為我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載體和關鍵平臺,成為覆蓋全國所有高校、面向全體大學生、影響最大的高校雙創盛會,而后著重介紹了主講嘉賓周秋紅老師的個人經歷。周秋紅老師是北京市、國家級優秀指導老師、“互聯網+”大賽國賽金獎指導老師。曾獲得北京郵電大學就業指導先進個人、服務標兵等榮譽、在“中國青年報、計算機世界”雜志、報刊發表文章,參與多項市級項目、是“互聯網+”大賽北京郵電大學校賽領隊。
周秋紅老師以“互聯網+”雙創大賽緣起;“互聯網+”大賽北郵歷程;“互聯網+”大賽主要變化;“互聯網+”大賽參賽規則;“互聯網+”大賽評審規則“互聯網+”大賽金獎之路以及“互聯網+”大賽閃亮人生七個方面來為大家詳細介紹、指導了“互聯網+”雙創大賽的整體參賽流程及商業計劃書制作的細節問題,耐心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為與會老師、學生帶來深刻的大賽理解,更好地促進參賽學生的策劃工作順利完成。


周老師指出:本屆大賽總體目標是更中國、更國際、更教育、更全面、更創新,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激發青年學生創新創造熱情,線上線下相融合,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國際創新創業盛會,開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新征程。深入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和高水平自立自強,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推動成果轉化和產學研用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以賽促教,探索人才培育新途徑;以賽促學,培養創新創業生力軍;以賽促創,搭建產教融合新平臺。
周老師提出我們應關注現實創新就業問題,緊靠“小而美”與政府合作產業,制造特色文創產品。對學生如何選拔項目參賽的問題也做出了詳細闡述,并鼓勵參賽學生“奇思妙想解決問題”,可愈加增量使用科技成果項目轉化,打通技術壁壘,促進產教融合、協同創新,打造區域特色,利用特色專業優勢學科,打造品牌效應,盡可能解決產業問題。并緊靠互聯網+ 新技術,例如VR、AI、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新基建等,更好與主題相融合;同時應關注民營經濟、二次創業、家族產業、產權傳承。抓住行業痛點,增加創新創業機遇,合理表達愿景情懷。
在互動環節,周老師就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做出了詳細解答,她強調商業計劃書格式走向嚴格按照“十全十美”流程布局,需更深層次、更廣范圍體現紅色基因傳承,充分展現新發展階段高水平創新創業教育的豐碩成果,集中展示新發展理念引領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中國方案,提升高等教育之下新時代感召力,大力豐富競賽內容;PPT作為對商業計劃書文檔的補充,應提煉精華內容,不應該繁瑣冗長;選擇維度的問題,應以項目為主,緊扣主題,圍繞中心思想,參賽選手要深刻了解評審要點,做到入耳、入眼、入腦、入心,建立觸及靈魂的大課題。
“互聯網”,極富生機與活力的變革領域;“大學生”,極富進取精神和潛力的社會群體;“雙創”,極富挑戰和機遇的火紅事業。三者合璧,掀起了一場創意無限、魅力無窮的青春風暴。
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中華民族始終有著“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傳統,始終有著“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懷,始終有著“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的信念,千百年來,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動,青春的創造,始終是推動中華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希望我們都能在“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