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步邁上新征程,凝心聚力開新局。在這樣重要的歷史節點,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北京冬奧會給世界呈現了一個簡約、安全、精彩的體育盛會,也讓全世界感受一個自信從容、生動立體、充滿希望的新時代中國。
新學期伊始,嘉華學院以“弘揚奧運精神,一起向未來年”為主題,將成功舉辦冬奧會及時轉化為育人素材,打造了一堂有高度、有溫度、有針對性和吸引力的線上思政課。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組織學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冬奧重要論述,學習冬奧故事,感受冬奧文化,迅速掀起了學習踐行“奧運精神”的熱潮。
趙曉琳老師認為,冬奧會是展示我國大國形象與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平臺,極大地提升了我國文化傳播力與影響力,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此次冬奧會展現了我國在承擔推動世界和平、團結與進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歷史使命上的努力與決心,更反映了習總書記對全民體育、青少年身體健康以及人民對幸福、健康、美好生活需要的關注與重視。
韓冬雪老師指出,我國在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背景下成功舉辦冬奧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大國形象,展示了中國的強大實力,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的文化傳播力與影響力,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我們要在習近平總書記“大思政課要善用之”理念的指引下,把鮮活的新時代素材引入思政課堂,使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機融合,講好冬奧故事,弘揚冬奧精神,培育學生的大責任和大擔當。
馮麗娜老師認為,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向世界展現了新時代中國的新姿態,更是映照出了中國由體育弱國向體育大國再向體育強國邁進的堅毅步伐。要抓住冬奧會這一鮮活案例,增強“形勢與政策”課的說服力和生動性,充分認識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的重大意義,感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培育青年大學生敢于拼搏的優秀品質,同時要從中國運動員的頑強拼搏中品讀中華民族矢志不移、勇毅向前的“中國精神”,引導學生客觀認識并深刻理解世界形勢變化,加深青年大學生胸懷祖國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呂志芳老師講到,中國近現代史給我們的啟示是: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2022冬奧會的成功舉辦,舉世矚目,獲得各方贊揚,收獲諸多朋友,也側面證明了我們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力量。在整個冬奧會舉辦期間,我國從運動員、工作人員到普通民眾,都自信滿滿、熱情好客、積極傳播中國文化,充分實現了四個自信。我們通過開學第一課,要將冬奧會的成果傳達給學生,讓學生更好地傳承奧運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任靜靜老師表示,志愿者精神永不落幕。1.8萬余名賽會志愿者為北京冬奧會奉獻了熱情服務。每一名志愿者,都是一朵燃燒的“雪花”,點亮自己,溫暖他人,凝聚起擁抱世界的力量。志愿者們在北京冬奧會的付出,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深入人心。
武艷老師指出,中國成功舉辦第24屆冬奧會宣傳了中國燦爛的文明和優秀的文化,展示大國實力和精神風貌,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推動不同底色文明彼此互動、深度交融、散發熠熠奪目的光彩,我們要從冬奧精神中汲取前進的力量,把冬奧精神融入到奮斗征程中,在工作崗位中釋放能量;同時,冬奧會帶動三億人上冰雪,使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增進健康、振奮精神、愉悅生活,這將是對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重大貢獻,同時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冬季運動競技水平。
春節之時,四海笙歌,萬家燈火通明,就在此時,北京冬奧會在世界的見證下拉開了帷幕,冬奧會如約而至,同樣,北京也成為世界唯一的“雙奧之城”。在開幕式上,一“鴿”都不能少,讓我感動。在冬奧會的中,看到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們,在奧運精神的領導下,一起向未來,讓我觸動。在比賽日中,運動員們的堅持不放棄,讓我深受鼓舞。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中國將與世界各國一起向未來。
——會計203 馮天怡
看中國的短道速滑,觀中國的奮斗史。
第13屆冬奧會是中國首次出席的冬奧會。1980年是改革開放的第二年,國內經濟處于緩慢上升階段。首次參加的選手28名,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第15屆冬奧會,1988年中國發生自然災害,中越戰爭。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運動員李琰在本屆冬奧會女子短跑速滑表演賽中獲1000米金牌和500米、1500米銅牌。隨后就是中國短道速滑隊不停創造奇跡。
“肯定贏了,首金誕生了!我的眼睛就是尺,不用看回放了!”在2022年2月5日晚,中國短道速滑混合接力隊拿下北京冬奧會中國代表團首金,武大靖奪冠。王濛解說火速出圈。 你可以永遠相信中國短道速滑。
早起貪黑,著力奮發,篤行不怠,這是他們的生活。不會認慫,不會服輸,不會放棄,這是他們的精神。有時候,面對成功將要來臨時面前的苦難,我們從他們身上得到更多的啟發。
感謝中國短道速滑,讓我相信我可以。
——審計211 金粟
寶劍鋒從磨礪出。每一枚獎牌的背后飽含運動健兒數年如一日的堅持和磨練。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路上,更加需要我們學習運動員十年磨一劍的吃苦精神,在經歷風雨、戰激流、闖險灘中茁壯成長,磨礪干事創業的初心和擔當時代重任的鐵肩。
——攝影201 劉子俊
透過北京冬奧會這扇窗口,世人能看到五千多年文明的深厚積淀,也能一覽當代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面貌。奧運首次實現場館綠色電力全覆蓋,“冰絲帶”首次采用碳排放趨近于零的制冰技術,開幕式使用超大的8K超高清地面顯示系統,5G信號覆蓋競賽場館??萍肌⒅腔邸⒕G色、節儉成為北京冬奧會的鮮明特色,也是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呈現。更能直接觸摸到中國強勁的發展脈搏,體會到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為奧運、為世界注入的強勁動能。奧運使全世界各國人民團結到一起。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也應學習奧運精神,永遠積極向上、追逐夢想、奮勇拼搏。
——廣編201 鄭源
北京冬奧會建設了世界首創500千伏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北京冬奧會因此成為奧運歷史上第一屆100%使用綠色清潔電能的奧運會。
——會計201劉浩天
人這一生,一定要有些熱愛。因為熱愛,所以賈宗洋可以身負22顆釘子站在賽場;因為熱愛,所以武大靖忍受碎骨疼痛不言放棄;因為熱愛,所以徐夢桃四戰冬奧,紅旗披身的那一刻,熱淚盈眶;因為熱愛,所以時光易度,山河可跨,未來可期。
——金融203 孫藝璇
馬克思主義學院將“奧運精神”賦能“思政課堂”, 凝集“大思政課”合力,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打響新學期第一課。下一步,馬克思主義學院將進一步落實教育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及學校關于思政課建設的要求,強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在教學內容、講授方式與創意設計、案例選擇等方面入手,深入推進教學改革,充分發揮思政課作為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育人功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