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2024—2028年)》,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和黨的活動的主體,黨員教育培訓則是增強肌體活力的一劑“良藥”。各級黨組織要聚焦內容供給、創新方式方法、堅持知行合一,推動黨員教育提質增效。
點題:把準內容供給“定盤星”,推動教育培訓精準化。
步入新時代,黨員隊伍數量龐大、結構復雜,忽視個性化需求,培訓效果將大打折扣。因此,各級黨組織要突出政治引領,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題主線和首要任務,以講師傳授、互動交流、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深化黨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導黨員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堅持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通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座談交流等方式,統籌好組織要求、事業需求、黨員訴求,結合不同領域、不同類別、不同層級、不同崗位黨員個性化特點,量身定制差異化的培訓計劃,構建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課程清單,供黨員“按需點菜”,全面提升教育精準度和覆蓋面。
破題:找到路徑創新“金鑰匙”,推動教育培訓多樣化。
黨員教育培訓是一項塑造人心、塑造靈魂的工作,只有遵循教育規律,沿用好方法,改進老辦法,探索新方式,才能不斷提高黨員參與度、積極性。要創新教育模式,充分用好課堂教學的系統性、邏輯性,在規范管理、嚴把質量的基礎上,優化培訓流程,通過增設重溫入黨誓詞、學唱紅色歌曲、老黨員講述初心、先進典型分享經驗等特色環節,讓黨員有感觸、受感動、得感悟。要深挖本土資源,依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基層黨建示范點等開展現場教學,大力開發本土案例課程,開展體驗式、互動式、模擬式教學,引導黨員在感悟“為什么”中深入思考、自尋答案。要勇于推陳出新,打造“云端講堂”“口袋課堂”,充分利用共產黨員網、學習強國、黨建APP等載體,定期舉辦線上培訓班,推送微黨課、黨員教育電視片、政策解讀等內容,營造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濃厚氛圍。
答題:用好成果檢驗“試金石”,推動教育培訓長效化。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衡量黨員教育成效,關鍵要看黨員是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的實際行動。要搭建“實踐歷練”平臺,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堅持問題導向,有針對性地把黨員放到改革發展主戰場、鄉村振興第一線、服務群眾最前沿,讓他們在實踐中經風雨、壯筋骨、長才干,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中破解“本領恐慌”、填補“能力赤字”。要開展“訓后追蹤”服務,完善“學習一實踐一反饋”工作閉環,建立學員培訓紀實檔案,詳細記錄參訓情況、學習表現,通過定期回訪、座談交流、線上溝通等多種方式,及時掌握訓后作用發揮、新技能需求等情況,有針對性地搞好后續工作。要健全“實效評價”機制,將群眾滿意度、任務完成率、工作創新性作為衡量培訓成效的“硬指標”,綜合采用個人述學、黨員互評、群眾鑒定,選樹一批先進典型,激發黨員干事創業熱情,確保培訓成果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