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空中夜學堂
2025年秋季黨課
石晶 趙思涵主題:我國在高鐵、新能源、5G 等領域的技術領跑,背后是哪些體制機制創新在提供動力?
主要內容:PPT圍繞我國在高鐵、新能源、5G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展開,指出制度創新是核心驅動力。通過國家戰略規劃、跨部門協同等整合資源,依托企業主導的產學研融合、建構性市場培育、政策補貼等機制加速技術轉化,五大機制耦合形成系統動力。同時提及基礎研究短板,提出基金支持、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等優化路徑,展現制度創新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支撐作用。
主題感悟:我國高鐵、新能源、5G的全球領先數據是“制度是核心動力”。從國家戰略規劃到產學研協同,再到政策托底降低試錯成本,正是這些機制擰成一股勁,才讓中國在技術賽道上從跟跑到領跑。不過也看到基礎研究的短板,未來持續優化機制,定能走得更遠。
王玉晴 鄒嘉樂
主題:青年在傳承紅色基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能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哪些精神支撐?
主要內容:青年傳承紅色基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三重關鍵精神支撐:一是以紅色基因中的奮斗精神,注入攻堅克難的內生動力;二是以“愛國、敬業”等價值觀,凝聚團結奮斗的思想共識;三是以擔當精神勇擔時代使命,為現代化建設提供青春活力與創新力量,筑牢精神根基。
分享感悟:青年傳承紅色基因、踐行核心價值觀,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了“信念如磐”的精神定力與“實干擔當”的行動動能。紅色基因里的奮斗底色,讓青年在科技攻關、鄉村振興等戰場挺膺擔當,如科研團隊攻克“卡脖子”技術,用創新打破發展壁壘;核心價值觀中的“敬業”“友善”,則讓青年在基層服務中傳遞溫暖,以志愿服務織密社會治理網絡。這種精神力量,既是現代化建設的“思想羅盤”,確保方向不偏,也是攻堅克難的“動力引擎”,推動發展提質。作為青年,我們當以紅色為魂、以價值觀為尺,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不凡,讓個人成長與國家現
朱家璇 李珵倬
主題:本PPT聚焦“雙碳”(碳達峰、碳中和)核心內涵,先明確2030達峰、2060中和的國家承諾與定義,再拆解能源轉型、產業優化等關鍵路徑。通過“手機換電池”等通俗類比,打破“雙碳是宏大戰略”的認知誤區,展現其與衣食住行的緊密關聯,讓聽眾讀懂這場綠色變革中,每個普通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微碳點”。
主要內容:PPT圍繞中國“雙碳”戰略展開,先明確碳達峰(2030年前達峰)與碳中和(2060年前實現)核心定義;再闡述能源轉型、產業優化等四大實現路徑;接著解讀其“升級而非減法”本質、峰與和的銜接關系及對衣食住行的影響;最后分享個人實踐感悟,并補充國際合作案例、未來趨勢與挑戰,展現戰略全貌與個體關聯。
分享感悟:這次分享讓我跳出“雙碳是宏大戰略”的固有認知,真正讀懂了它與生活的緊密聯結。準備PPT時,梳理“碳達峰與碳中和”定義、能源轉型等路徑,才發現風電光伏已走進日常用電,新能源汽車、可降解包裝更是隨處可見。分享中最觸動我的,是闡述“微碳點”概念時聽眾的共鳴——原來拔充電器、選公共交通這些小事,都是參與雙碳的實際行動。這不僅是一次知識傳遞,更讓我明白,雙碳不是遙遠的目標,而是每個人用綠色選擇堆砌的未來。未來我也會從自身做起,把低碳理念融入生活,帶動身邊人共同參與這場綠色變革 。
王欣然 李嘉璐
主題:鄉村振興戰略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舉措,它如何助力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
主要內容:PPT以“激活鄉土新動能:以鄉村振興夯實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根基”為主題,從“時代背景與核心問題”、“如何激活鄉土新動能”、“案例與實踐”、“總結與展望”四個方面進行詳細匯報,闡述了鄉村振興與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以及實現共同富裕的關聯之處。
分享感悟:通過夜學堂分享我深刻認識到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共同富裕的關鍵在鄉村。當前城鄉發展仍存在收入差距、公共服務鴻溝等挑戰,而鄉村振興正是破解這些問題的戰略抉擇。激活鄉土新動能需筑牢四大支柱:產業融合讓農民增收,人才集聚打破發展壁壘,治理升級共享發展成果,文化生態實現雙重福祉。浙江“千萬工程”、山東曹縣等案例證明,鄉村振興能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作為黨校學員,應把所學運用到實踐中,助力鄉村發展,相信通過持續發力,定能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與共同富裕的宏偉
倪慶濤?陳子豪
主題: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提出的 “強國有我” 殷切期望,與中國式現代化的青年責任之間有怎樣的內在聯系?
主題內容:“強國有我” 是青年對國家的莊嚴承諾,與中國式現代化的青年責任緊密相連。青年作為最積極有生氣的力量,其擔當奮斗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強國有我” 激勵青年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以青春之力推動國家發展,實現民族復興。
分享感悟:從歷史經驗看,青年始終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強國有我” 的精神激勵青年勇挑重擔,將個人發展融入國家戰略。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青年要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這就要求青年樹立遠大理想,錘煉過硬本領,在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領域爭當先鋒。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牢記囑托,以 “強國有我” 的信念,在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貢獻青春力量,用實際行動詮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王錚堯 趙煦達
主題:面對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新問題新挑戰,青年需要培養哪些核心能力才能更好地擔當使命?
主要內容:PPT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青年核心力量”為核心主線,新時代青年正處在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方位,其根本遵循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此背景下,青年被賦予國家前途和民族希望的歷史重任,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先鋒隊和主力軍。為此,新時代好青年必須對標“有理想、有擔當”的核心要求,樹立遠大理想信念,并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要錘煉過硬本領,既鍛造政治能力,也提升專業能力,以前沿眼光積極擁抱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趨勢,努力成為復合型、創新型人才。更要勇于擔當,發揚不怕苦的精神,主動投身基層實踐、志愿服務與科技創新,在服務國家與人民的火熱奮斗中增長才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時代青年應以心系國家、拼搏進取的榜樣為引領,腳踏實地,將奮斗作為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最終成長為能擔重任、可堪大用的棟梁之才,在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爭做先鋒力量。
分享感悟:擔強國重任,做有為青年,要求我們青年一代具備崇高的理想信念, 勤奮好學的品質,勇于擔當的精神,關心社會的情懷和良好的道德修養。讓我們肩負起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共同譜寫新時代的輝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