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黨課
本次分享班級——黨課七班
王嵩軼 趙小茜
主題: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作為青年,我們如何從"過去"中華文明中汲取智慧,又如何在"現在"與世界的交流中,自信而包容地講述中國現代化的故事,破解西方中心論的迷思?
主要內容:PTT主要圍繞著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與特征,中華文明與現代化建設的融合,青年在現代化進程中的雙重使命三大板塊進行講解并告知我們當下的使命和任務,并提出建議和方針。
分享感悟:中國式現代化的底氣,藏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過去”里;它的活力,則顯在與世界平等對話的“現在”中。作為青年,我們既是文明的汲取者,更應是故事的講述者。更重要的是,自信與包容從來不是對立的。我們不必因強調中華文明的獨特性而拒絕世界優秀成果,也不必因融入全球化而丟掉自身底色。青年可以帶著“和而不同”的智慧,在交流中既講清楚中國現代化“從哪來”,也坦誠分享“向哪去”的探索這種不回避問題、不夸大成就的態度,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也是讓世界愿意傾聽、愿意理解的關鍵。
孫若溪、杜銀帥
主題:過去的挑戰可能是物質匱乏、技術落后,今天的挑戰則可能是"卡脖子"技術、綠色轉型、人口老齡化等。應對這些新型挑戰,青年需要具備怎樣的新思維和新本領?
主要內容:PPT圍繞著新時代青年應具備的新思維與新能力,以及新時代青年們要應對的一些新挑戰進行介紹與論述,首先將以往的挑戰列出,如物資匱乏、技術落后等,從而拋磚引玉,將新時代的一些新挑戰,如環境問題、綠色轉型、“卡脖子”技術、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引出,以此來說明新時代青年仍不可懈怠與要應對這些問題要具備的新能力與新思維。
分享感悟:新時代下,新的挑戰、新的問題與潛在的威脅等等都是新時代青年們所要面對的,回顧歷史不難發現,時代的變遷帶來問題的變化,而問題的變化也能反映出時代的變遷,如何才能在時代變遷的問題中不僅僅獨善其身、還可以兼濟天下?那就是將自己的思維與能力也隨時代的變遷而更新,青年作為時代的弄潮兒,在時時刻刻保證自己走在時代的前沿,才能保證自己擁有應對挑戰與問題的決心,才能保證自己能有在時代浪潮下屹立不倒的勇氣,才能保證自己會有在新環境情況下兼濟天下的期望。
許慶浩、戶嘉俊
主題:中國沒有復制西方殖民掠奪、對外擴張的現代化老路,而是堅持和平發展。從歷史角度看,這條“新路”的選擇是基于怎樣的國情和歷史經驗?
主要內容:文檔圍繞“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展開,將結合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近代發展經驗、當代實踐等維度,論證和平發展并非偶然選擇,而是契合中國國情與世界發展潮流的必然方向。
分享感悟:從歷史脈絡與現實實踐看,和平發展是中國的必然選擇:這一道路既植根于“和而不同”的文化基因,也源于對近代歷史的深刻反思,更順應了全球化時代的發展趨勢。堅持和平發展,既是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也為世界和平與共同進步提供了新路徑。
鄧云陽 王赫武
主題:請用一句話總結你對“中國式現代化與青春擔當”的理解。
主要內容:核心圍繞青春之我與中國式現代化展開,先明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兼具五大特征的獨特道路,也是民族復興必由之路,青春擔當是新時代青年將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結合的實踐,二者辯證統一;再從時代召喚、使命在肩、創新引擎等七大板塊延伸,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的機遇挑戰、青年的使命與實踐方向,最后以青春誓詞收尾,強調青年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分享感悟: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里,我真切感受到,這不是遙遠的藍圖,而是與青年同頻的成長賽道——它讓我們能在科研一線攻堅、在鄉村振興扎根,更以民族復興的使命呼喚我們挺膺而上。青春的價值從不在小我里打轉,而是在投身這一偉大實踐中升華:我們既是見證者,更該是建設者,用每一次實干、每一份創新為中國式現代化添彩,這便是新時代青年對時代最赤誠的回應。
羅美琪 戴浩宇
主題: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一代代青年是如何響應黨的號召、擔當時代重任的?這種擔當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主要內容:在革命時期,以五四運動青年學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西南聯大師生投筆從戎為代表,青年為民族獨立拋灑熱血;建設時期,青年組成墾荒隊變“北大荒”為“北大倉”、王進喜“拼命拿下大油田”、“兩彈一星”青年骨干隱姓埋名,成強國興邦突擊隊;改革時期,青年在改革開放下海經商、黃文秀扎根脫貧一線,勇做時代開拓者。其擔當精神核心是政治自覺、人民立場、奮斗姿態與全局視野。
分享感悟:作為黨員發展對象,此次對不同歷史時期青年擔當的深入探究,對我們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禮與思想的升華。從革命時期五四運動青年的振臂高呼、西南聯大師生的舍生取義,到建設時期墾荒青年的戰天斗地、“鐵人”王進喜的拼搏奉獻,再到改革時期創業青年的敢為人先、黃文秀的扎根奉獻,一代代青年用行動詮釋了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赤誠。這種擔當精神的核心,是政治自覺下的使命堅守,是人民立場中的初心不改,是奮斗姿態里的攻堅克難,更是全局視野下的家國情懷。以人民為中心、敢闖敢試且胸懷國之大者的生動實踐。這激勵我在新時代要以他們為榜樣,強化政治自覺,樹立人民立場,在學習和生活中勇于奮斗創新,著眼國家長遠發展,將個人成長與民族復興緊密結合,以實際行動踐行入黨初心,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在科技創新等重任中續寫青春華章。
李昱、郭雨菲、李博仁主題: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始終未變。作為當代青年,如何理解并踐行這份“不變”的初心?
主要內容:PPT圍繞“當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通過四個篇章展開,結合理論闡釋與實踐案例,層層遞進傳遞核心思想。
分享感悟:那些鮮活的案例讓我明白,初心從不是遙不可及的口號。無論是扎根邊疆的張俊、攻克量子難題的賀羽,還是勇闖數學“無人區”的陳杲,他們都用行動證明,當代青年的使命,藏在基層服務的每一次奔走里,藏在科研攻關的每一個日夜中,藏在面對困難時“不退縮、敢擔當”的選擇里。這讓我意識到,平凡的崗位也能成為踐行使命的舞臺,只要心懷“把小我融入大我”的信念,就能在自己的領域發光發熱。
楊凌玲 駱宇璇
主題: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我們的青春為何需要奮斗?當“苦”不再是普遍狀態,奮斗的精神內核是否需要更新?
主要內容:圍繞“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展開,首先剖析“青春為何需要奮斗”,厘清優渥外部環境與以奮斗贏得個體尊嚴、國家未來這一核心使命的關系;其次闡述奮斗內涵的躍遷,從傳統強調意志力的“苦干”演進為新時代注重方法智慧的“巧干”,實現從“體力奮斗”到“智力奮斗”的跨越,呈現知識密集、創新驅動、價值導向的新特征;接著從“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永葆奉獻精神”三個維度,明確青年在新時代的奮斗實踐路徑;最后指出奮斗方式雖隨時代變遷,但拼搏的精神與奉獻的擔當這一初心永恒。
分享感悟:身處物質豐裕的新時代,奮斗的形式從“流汗水”轉向“創思路”,但青春奮斗的底色從未改變。青年應深耕專業筑牢“智力奮斗”根基,以創新創造為“巧干”賦能,更要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等領域踐行服務社會的擔當。唯有如此,方能以青春之我在智力奮斗與價值創造的征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青春華章,讓奮斗成為青春最持久的動力與最亮麗的底色。
宋明禹 陳思妤

主題:如果為30年后的中國埋下一個“時間膠囊”,你會放入什么來代表你們這代青年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奮斗與擔當?
主要內容:這份PPT展現了當代中國青年的奮斗與擔當,重點突出了在“中國智造”核心技術(如量子計算、5G)、鄉村振興、基層治理以及抗疫救災等重大事件中的關鍵貢獻。同時,它也描繪了在可持續發展、生態保護與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的未來愿景與數字化管理方案。
分享感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標志著中國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終結。中國以3500萬軍民傷亡為代價,長期牽制日軍主力,為全球反法西斯勝利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這場勝利洗雪百年恥辱,捍衛國家主權,極大提升民族凝聚力與國際地位。銘記歷史,傳承抗戰精神,方能在復興征程上砥礪前行,守護和平之光。
